全体教职工、学生和家长朋友,“五一”假期即将来临,为让大家度过一个安全、和谐、愉快的节日,市教育体育局特做如下温馨安全提醒:
一、预防溺水
1.不在河边、亲水平台、工地水塘等区域玩耍。
2.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。
3.不在河道边洗东西、钓鱼虾等。
4.不在河道、湖泊等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场所戏水或游泳。
5.不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。
6.发现同伴溺水,立即寻求成人帮助,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、泡沫板、救生绳等,不可盲目施救。
二、卫生健康
7.不吃没保障的食品,不购买街头无证照商贩货物。
8.不食用“五毛”“垃圾”食品。
9.不吃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。
10.增强子女的卫生防病意识,预防甲流、手足口等常见传染病。
11.做到“四勤”“四不”“一报告”(勤洗手脸、勤通风、勤晒衣被、勤锻炼;不随地吐痰、不喝酒抽烟、不共用毛巾、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;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。)
12.参加体育锻炼,提升免疫体质。
三、交通守规
13.遵守交通法规,不闯红灯、不翻越隔离栏。
14.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、不听音乐。
15.不在马路边或车辆盲区内玩耍打闹。
16.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,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车。
17.自觉遵守轨道交通、公交车乘车规范。
18.孩子乘车系好安全带,不坐副驾驶座。
四、居家平安
19.不在飘窗或阳台上玩耍。
20.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家用电器。
21.不给陌生人开门。
22.不往窗外抛物。
23.不乱拉电线,规范使用燃气设备并注意开窗通风,发现火情,及时拨打119。
24.不玩危险物品。
25.防雷击、暴雨、洪涝、地震等自然灾害,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及自救能力。
26.密切关注孩子的行踪,做到知去向、知归时、知同伴、知活动内容。
27.教育孩子慎重交友,不与社会闲散人员或品行不端人员、陌生人交往。预防被拐、被教唆犯罪等。
28.孩子未经家长允许不在外留宿过夜。
五、娱乐健康
29.教育孩子不进“三厅、两室、两吧”等娱乐场所。不抽烟、不吸毒、不喝酒、不参加赌博、不搞封建迷信活动,不看黄色音像和书籍。
30.控制手机、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,不沉迷网络或电子游戏。
31.不玩渲染暴力、色情等不健康网络游戏,不制造与传播虚假信息。
32.注意信息安全,不将本人、家人及他人的姓名、肖像等信息在网上发送。
33.防范电信、网络诈骗,慎见网友。
34.不在工地、轨道、高压线等危险区域玩耍。
35.不到公路边、山边、建筑工地、生产区等危险地方玩耍。
六、平安旅行
36.孩子外出旅游等活动要有家长带领。
37.不到尚未开发、开放的景点旅游。
38.选择正规、信誉好的旅行社旅游,并签订旅游合同、购买相关保险。
39.学习并掌握车辆、轮船、飞机等突发意外的自我保护知识和处置常识。
40.入住宾馆酒店时,及时了解逃生通道,索取应急联系卡。
41.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,不在禁拍处拍照、摄影。
42.了解并尊重旅游地风俗、禁忌。
七、心理健康
43.多与父母、家人、朋友沟通、交流。
44.多与正直开朗、积极乐观的朋友交往。
45.多宽容他人、多自我激励、多微笑。
46.遇到问题尽力自己解决,同时学会请他人帮助解决。
47.遇到挫折不气馁,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。
48.学会感恩,管理情绪,开心过好每一天。
49.进行亲情、感恩教育,利用假期多抽时间与孩子谈心或陪同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,加深情感交流,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了解,多教孩子做人的道理。
50.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应立即予以询问、调查、制止,及早消除隐患。
八、安全过节
51.倡导言行文明,具有优雅的礼仪举止。
52.要遵守社会公德,爱护环境。
53.安排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,从而塑造良好的“小绅士、小淑女”形象。
54.督促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,尽量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。除有计划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,空余时间鼓励孩子读几本有意义的课外书籍;引导孩子开展一些兴趣类、探究性的活动。
永城市教育体育局祝大家
“五一节”平安快乐!
编辑:王平